《中国建材报》头版专访国检集团:发挥“国家队”优势 让绿色建材认证“脚踏实地” |
|||
|
|||
近日,《中国建材报》专访国检集团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共话检验认证行业“国家队”的责任和担当。 全文如下>>> 发挥“国家队”优势 让绿色建材认证“脚踏实地” ——访国检集团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 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支撑绿色建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财政部、住建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在“十四五”期间将大幅提高绿色建材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比例。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落地的开局之年。由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推广应用交流会”日前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检集团)作为中国绿色产品认证建材组组长单位应邀参加本次会议并为33家首批获证企业颁牌。 作为首批中国绿色产品认证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机构,国检集团是如何在技术研发和实践应用中推动绿色产品认证的落地实施?围绕相关核心问题,《中国建材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国检集团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共话检验认证行业“国家队”的责任和担当。 记者:首批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的颁发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与数年前推广的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有哪些关联和不同之处? 闫浩春: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是依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工信部《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生产应用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建立的国推认证制度。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提出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的意见》,绿色产品认证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基于住建部、工信部前期开展的绿色建材评价工作打下的良好基础,促进了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在建材行业率先落地。因此,可以说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是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延续和发展。 具体来说,首先,由“评价”转为“认证”,主管部门转变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工信部3部门联动,建立了贯穿建材研发生产、下游采信应用,以及对认证活动全生命周期闭环监管的协同工作机制,为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落地奠定了政策基础。其次,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的技术依据由“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转变为“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由评分制转为符合性评价,保证了认证结果的一致性。再次,纳入首批认证目录的绿色建材从原来的7项增加至51项,后续标准也在紧锣密鼓的制订中,以满足工程建设应用需要。最后,绿色建材认证的标识保留了原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和绿色产品标识及认证机构标识组合使用,这些变化都有效支撑了绿色建材认证制度的落地实施。 记者: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是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认证制度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请您谈谈对企业而言,取得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能获得哪些直接和间接的好处? 闫浩春:2020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同年9月,9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些文件中均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推广应用,推动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绿色建材,不断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的应用比例。 因此,在建筑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强力驱动下,绿色建材在成为门槛要求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现阶段,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已正式启动,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 目前,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已纳入政府采购试点工作体系。2020年10月,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南京、杭州、绍兴、湖州、青岛、佛山等6个试点城市将绿色建材作为政府采购的实质性条件,构建政府采购绿色建材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机制,试点经验下一步将在全国范围推广。除纳入政府采购外,各个地方政府也在陆续出台其他相关鼓励引导性措施,包括资金补贴、财税金融扶持等。这些都将给绿色建材获证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福惠和好处。 在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的3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中,明确提出:住建部门将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工信部门将建立绿色建材产品名录,培育绿色建材示范产品和示范企业;将鼓励工程建设项目使用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中的产品,在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率先采用绿色建材。绿色建材产品获得了权威第三方机构的认定和背书,准许使用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标志,这本身也是彰显产品技术高端优势、企业绿色发展优势及其品牌实力的最直接有效手段,对企业赢取市场机会及软形象提升等均大有裨益。 记者:据了解,目前建材行业已经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产品基本配套、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完整工业体系,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30个行业小类,298类、1013种产品。目前已获批准的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范围有哪些?认证采取怎样的分级制度? 闫浩春:认证范围方面,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的主管部门前期已经组织开展了绿色建材产品体系框架目录的研究,后续还将开展标准体系的研究,将结合建筑工程与建材行业分类习惯与特点实现全覆盖。其中纳入首批认证范围的产品共涉及6大类51小类。 具体包括围护结构及混凝土类涉及预制构件、钢结构房屋用钢构件、现代木结构用材、砌体材料、保温系统材料、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等; 门窗幕墙及装饰装修类涉及建筑门窗及配件、建筑幕墙、建筑节能玻璃、建筑遮阳产品、门窗幕墙用型材、钢质户门、金属复合装饰材料、建筑陶瓷、卫生洁具、无机装饰板材、石膏装饰材料、石材、镁质装饰材料、吊顶系统、集成墙面、纸面石膏板等; 防水密封及建筑涂料类涉及建筑密封胶、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墙面涂料、反射隔热涂料、空气净化材料、树脂地坪材料等; 给排水及水处理设备类涉及水嘴、建筑用阀门、塑料管材管件等; 暖通空调及太阳能利用与照明类涉及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系统、新风净化系统、建筑用蓄能装置、光伏组件、LED照明产品、采光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 其他设备类涉及隔振降噪装置、控制与计量设备等。 分级认证制度方面,绿色建材产品由低到高区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并采取符合性评价,即产品需符合某一星级下所有指标要求,方可通过该星级的认证。 记者:国检集团是中国绿色产品认证建材组组长单位,也是首批绿色产品认证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机构之一。请您简要回顾一下,国检集团在绿色建材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具体有哪些? 闫浩春:国检集团在绿色建材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是比较早的,有充分的“先手”优势。从“十五”到“十三五”,国检集团20年来先后承担了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节能、环保领域近100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和标准化工作,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材产品评价技术体系、建材产品全生命周期能耗与碳排放核算模型,开发了重点建材产品的生命周期环境负荷与碳足迹数据库,实现了针对建材产品绿色度指标的定量化评价。 同时,国检集团首次将建材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度评价结果与建筑功能目标相关联,建立了基于绿色建筑性能目标导向的绿色建材产品选用技术指标体系。这些都为现行绿色建材评价认证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可谓是“二十年磨一剑”,也让国检集团后续的认证工作更加“脚踏实地”,更有底气。 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国检集团作为中国绿色产品认证建材组组长单位,积极为主管部门提供政策研究与技术支撑,包括承担了多项绿色建材相关的政策研究课题,牵头研制了50余项绿色建材评价导则、标准及建材领域绿色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记者:回顾过往,国检集团在绿色建材产品认证领域取得了斐然成果。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您认为国家在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之时大力推进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有何重要的意义?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浪潮下,相关企业该如何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闫浩春:绿色与可持续是我国进入发展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对落实绿色发展战略布局的深度加码,将进一步加速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点基础产业,也是典型的资源能源投入大、环境污染排放大的行业。加快绿色建材发展,走绿色低碳之路,是建材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此外,绿色建材也是建筑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作为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体检证、身份证和通行证的作用将更加凸显。通过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健全绿色建材市场体系,增加绿色建材产品供给,提升绿色建材产品质量,将有利于促进建材工业与建筑业的协同融合发展与转型升级,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扩大内需,服务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必将对实现我国社会经济低碳绿色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建材企业而言,在国家进一步强力推动“双碳”目标及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当顺势而为、与时俱进。首先,应利用好政策工具,加强绿色发展的主动性;其次,应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发符合绿色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材料,提升产品的绿色属性和品质,满足建筑业和消费者的市场应用需求;最后,要在绿色制造与节能环保上下功夫,在全生命周期降低单位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和碳排放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唯有真正领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内涵,建材企业才能走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基业长青。 未来几年,在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驱动下,建筑产业低碳绿色发展将进一步增强,为市场带来充分的发展机遇,低碳绿色的建材产品将成为市场风向标。 此次专访还得到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百度、今日头条、网易新闻、澎湃新闻等众多新媒体平台的关注和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