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无机材料结构、性能及测试表征技术研讨会在武汉成功举办 |
|||
|
|||
5月12-15日,由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和国检集团主办,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中心、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国建材集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联合共同承办“第十三届无机材料结构、性能及测试表征技术研讨会”(TEIM2023)在武汉圆满召开。 武汉理工大学傅正义院士,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陈文,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马腾,测试技术分会理事长包亦望、秘书长万德田,郑州大学周延春教授,东华大学江莞教授,浙江大学邱建荣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曹学强教授,中国地质大学余家国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陈树彬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付前刚教授,清华大学龚江宏副教授,厦门大学程璇教授,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蒋丹宇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杨冠军教授,武汉科技大学李亚伟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陈伟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李月明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永胜研究员,天津大学刘家臣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周春圣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褚衍辉研究员,厦门理工学院何富强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陶海征教授等共有来自国内150多家单位,330余人参会代表出席参加了TEIM2023学术研讨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秘书长,国检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万德田主持。 陈文副理事长代表指导单位中国硅酸盐学会,马腾副校长代表承办方武汉科技大学,包亦望教授代表主办方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和国检集团分别致辞发言。 本次大会共设1个主会场,安排大会报告10个,特色分论坛1个,设10个分会场专题,分会场报告138个。大会报告分别由傅正义院士做“陶瓷材料制备新技术”,周延春教授做“如何将MAX相从三元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拓展到硼化物?”,江莞教授做“功能基元序构型高强石墨与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史才军教授(何富强教授代)做“不同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快速迁移的测试”,陈树彬研究员做“铁磷酸盐固化玻璃的最新研究进展”,邱建荣教授做“玻璃测试与表征技术漫谈”,曹学强教授做“热障涂层应力的荧光测量方法研究”,余家国教授做“原位照射XPS研究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的电子转移机理”,李亚伟教授做“耐火材料热机械/热化学应力损伤表征”,包亦望教授做“高温能量耗散率与高温硬度的可视化原位测试” 。大会报告丰富而精彩,涵盖了陶瓷、水泥、玻璃、复合材料、耐火材料等方向,梳理了行业的发展脉络,讲述了新的技术发展。现场交流踊跃,参会者纷纷表示收获良多,很珍惜这样的参会机会。 本届研讨会新推出的特色分论坛——青年人才能力提升交流会,邀请了江莞教授、周延春教授分别就两个话题进行讨论交流,现场座无虚席,原定50座位的会场,座位增加至70余座位。两位老师毫无保留的和青年人才交流学术、生活、发展……现场交流活跃,气氛融洽而幽默。青年工作人员很受感动和鼓励。该论坛也圆满的完成了设置之初的任务——针对青年科研工作人员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通过交流的方式,找到一个答案或者受到启发。 10个分会场专题分别是:“传统陶瓷和摩擦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高熵陶瓷结构、性能测试与表征”、“陶瓷涂层结构、性能测试与表征”、“陶瓷增材制造技术与表征技术”、“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与测试技术/低场磁共振测试技术”、“水泥和混凝土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技术”、“玻璃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技术”、“结构玻璃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耐火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高温及超高温极端环境下性能测试技术”、“高通量测试技术及其他测试新技术”。10个分会场共宣讲了138份报告。其中,“高熵陶瓷结构、性能测试与表征”分会场,包括了10份邀请报告和1份口头报告,该分会场讨论激烈,提问犀利,会场学术气氛浓厚;“耐火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高温及超高温极端环境下性能测试技术”包含了17份邀请报告和8份口头报告,报告内容详实而精彩,会场人员听的认真入神;“水泥和混凝土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技术”、“玻璃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技术”、“陶瓷涂层结构、性能测试与表征”等其他8个分会场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参会人员表示收获颇丰。 研讨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2023年第一次理事工作会。理事会总结了2022年测试分会工作,颁发了近两年的新入理事证书,讨论了下一届无机材料结构、性能及测试表征技术研讨会举办地三项内容。会议在轻松祥和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15日组织参观了武汉理工大学的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武汉科技大学的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测试分会学术年会已经成功组织召开了十三届,其宗旨是为从事无机材料研究、开发与生产工作的专家、学者及在校研究生提供充分的交流,增进各科研单位间相互了解的平台。研讨会重点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展示,其规模逐年增加,影响力显著增强,极大的推动了科研工作者的合作交流,同时也为年轻学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我创新成果的舞台,我们更加鼓励一线年轻科研工作者加大开发新设备的力度以及推广新技术的应用,为我国无机材料测试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新仪器的推广起到应有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