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要闻
科技创新系列报道之五 全国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
发布日期:2022-12-31 22: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国检集团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发挥科技型人才引领支撑作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糅合一体,国检集团一直坚持走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用滴水穿石的决心和毅力,换来聚沙成塔的创新突破。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建筑材料行业标准质量创新大会上,国检集团总部、西安公司、陕西公司、北玻检测、淄博公司、咸阳公司的10名科技人员获得了2021年度全国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总部-万德田

万德田长期从事陶瓷和玻璃材料力学性能评价一线的科研、技术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制订国际标准2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0余项,并积极将制订的标准进行培训和宣贯,勇担技术成果转化的排头兵。与此同时,他还参与培训了几百名国内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检测人员,实现了科技成果在全世界的推广应用。

作为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秘书长,ISO/TC 206国际精细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注册专家,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幕墙风险检测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分析测试技术协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万德田为我国陶瓷力学性能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推广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先后发表文章11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等,授权美国专利1项,授权国家专利40余项。

万德田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科技新星,获得茅以升北京市青年科技奖,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吴中伟青年科技奖等。他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将更多的科技成果专利化、标准化、设备化、市场化,真正实现“让生活更美好”。

总部-郭中宝

郭中宝一直从事建材产品化学分析和环境安全评价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团体标准50余项,推动了建材领域化学分析水平的进步,促进了建材产品环保水平的提高。

针对室内异味污染问题,郭中宝首次建立了建材产品气味评价方法体系,解决了气味评价实验室的规范性建设问题、气味评价人员的标准化筛查及训练问题以及气味评价方法的精细化和各种建材产品的气味分级问题。

针对室外运动场地环保问题突出,但相关控制标准缺失、有害物质测试方法不健全等问题,他开发了系列有害物质测试方法、并初步建立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运动地坪标准体系,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针对部分建材产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落后,检测效率低、灵敏度差等问题,他建立了系列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推动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离子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先进分析技术在建材领域的应用。

针对部分建材有害物质控制指标不健全、检测方法不科学、限量指标不合理等问题,他建立了多种建材产品的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并在多项标准中引入了科学的环境舱法,同时首次建立了建材产品挥发物检测用环境测试舱校准规范,保障了环境舱法的准确应用。

总部-王黎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黎一直从事玻璃深加工技术研发、玻璃相关的标准检测认证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际、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促进了玻璃相关领域新型产品标准的建立及标准体系的完善。

王黎主持制订的两项光伏玻璃国际标准IEC 62805-1:2017 《光伏玻璃测试方法 第1部分:总雾度和雾度光谱分布测试》、IEC 62805-2:2017 《光伏玻璃测试方法 第2部分:透射比和反射比测试》已正式发布实施,是我国主导制订并首次发布的光伏玻璃国际标准。两项标准首次采用了适应于光伏领域应用的最新光子辐照度光谱参数以及特定的光谱响应区间,通过对试验仪器、试验步骤、计算方法、数据处理等技术细节的规范,提供了全面而准确的光伏玻璃光学性能测试方法,在测试技术上实现了国际统一。

由王黎主持制订的GB/T 37830-2019抗污易洁涂膜玻璃、QC/T 1171-2021汽车漆面保护膜、GB/T 30984.3-2016 太阳能用玻璃 第3部分:玻璃反射镜、GB/T 33234-2016 光热发电玻璃反射镜反射比测试方法等国标和行标,经专家审议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外,她还主持和参与了三项光伏玻璃国标外文版,首次将中国标准引入马来西亚等国家标准体系中,对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落地和实施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部-庞世红

庞世红主要从事飞机、轨道车辆材料高速冲击分析测试及玻璃相关标准制定。他先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出版专著2部,主持完成建材行业标准1项,国家标准13项(其中动车组玻璃标准8项,航空玻璃标准2项,纳米材料标准2项,光伏玻璃标准1项)。

由他负责制定的动车组玻璃相关标准,很好的弥补了我国动车组玻璃发展的短板,对提升我国动车组玻璃行业的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航空玻璃相关标准的制定,有力地助推了我国航空玻璃产业的发展,使得航空玻璃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有了相关标准支撑;而纳米材料标准的制定,解决了玻璃纳米材料产品性能缺乏检测依据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传统玻璃行业的转型升级。

西安公司-李贵强

李贵强现任西安公司总经理,西北运营中心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国家绿色墙体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担任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墙板分会秘书长、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5)委员、建材工业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2011年进入国检集团后,李贵强先后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降低轻型墙体材料氡析出率的方法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先进建筑结构材料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其中EI 期刊论文5 篇;获得5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作为主要起草人负责《绿色产品评价 墙体材料》(GB/T 35605-2017)、《墙体材料中可浸出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GB/T 39804-2021)、《砖瓦工业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GB/T 39776-2021)、《砖和砌块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JC/T 2739-2022)、《墙体板材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JC/T 2740-2022)等8项国家、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为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公司-林玲

林玲现任西安公司副总经理、国家绿色墙体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5)秘书长、CSTM墙材委员会副秘书长/陶瓷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无机非金属材料标委会副秘书长、西安市墙体材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全国墙材科技信息网专家、《砖瓦世界》编委,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评审员。

参加工作以来,林玲一直从事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原材料性能研究、试验方法研究、检测与质量管理、标准研究与制修订、标准化管理、项目研发等工作。2009年至今,她主持、参与完成15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主持完成4项国家标准和1项建材行业标准外文版翻译,是《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应用专集》《节能砖产品标准及生产技术培训教材》等的主编。自TC285成立起(2005年),一直负责标委会秘书处的各项工作,组织完成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十二五、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编制,构建十四五标准体系。

日常工作中,林玲将标准化工作融入检测、质量体系管理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构建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宣讲推广绿色墙材评价认证标准,带领团队完成60余家企业4大类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参与完成UNIDO在我国砖瓦行业开展的节能保温砖的推广和应用及节能砖标准体系建设等共计12个项目,将标准化工作与企业技术改造相融合,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其中3个项目获得奖项。

陕西公司-张帆

张帆现任西北运营中心副总裁、党委委员,陕西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帆一直投身于建筑卫生陶瓷领域的标准化以及技术研究,累计主持并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4项;授权专利成果16项,其中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9项;主导并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近30项,其中第一起草人9项,制定ISO标准1项、国家标准7项,美国/加拿大标准6项;发表各类著作及论文近20篇,其中SCI论文4篇(3篇为通讯作者),EI论文5篇(3篇通讯作者,1篇第一作者),著作3部(其中主编70万字科技工具书《智能坐便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地市级和社会科技奖励19项,其中作为第一位完成人获得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建材流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卫生洁具绿色化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及应用》标准项目荣获202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淄博公司-吴萍

吴萍自2007年从事标准化工作以来,在工业陶瓷领域标准体系、标准化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搭建起了由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主导,以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标准化工作组为新标准培育载体的,结构层次分明,相互融合、支撑的标准化工作平台。

在组织行业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标准项目科研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为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国际精细陶瓷标委会(ISO/TC206)国内联系人,组织制定国际标准17项,其中12项已经发布实施,5项正在制定中,在国内标委会中位居前列。通过项目的实施,逐步建立起了工业陶瓷领域国际标准化专家团队。分别于2012年和2019年组织承办了ISO/TC206年度工作会议,为我国专家提供了实质性参与标准化工作的机会,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了解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窗口。

围绕工业陶瓷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开展了多项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建立了与国际一致的、结构合理的工业陶瓷标准体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工业陶瓷标委会归口标准数量5年内翻了一番,达到137项,为行业的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促进了工业陶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北玻检测-张海雁

作为TC39标委会副秘书长,参加了2018年~2020年的ISO/TC61/SC13第67届~69届国际标准年会;全程参与了我国复合材料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纤维增强塑料—FRP拉挤型材全截面压缩试验》的立项、提案答辩以及审查工作,填补了我国复合材料在国际标准的空白,使我国复合材料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化迈进一大步。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研专项“复合材料和高性能纤维军民融合标准体系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研专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领域国际先进标准对标达标研究”;对国家标准与ISO标准、美国ASTM标准、欧盟EN标准和日本JIS标准进行了深入地比对、分析,提出了未来军民融合的标准项目。

2019年~2021年,作为标准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家标准GB/T13095《整体浴室》、GB/T2567—2021《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GB/T 39484-2020《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 用校准端载荷分裂试验(C-ELS)和有效裂纹长度法测定单向增强材料的Ⅱ型断裂韧性》以及T/CBMF《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并参加完成了多项其他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

咸阳公司-段亚萍

段亚萍一直从事摩擦材料、非金属密封材料、非金属矿领域检测技术和标准化工作。作为新一代非金属矿行业的青年标准化工作者,段亚萍秉承不忘初心、服务社会的态度,让高标准成为高质量的“硬支撑”。

在标准修制定工作中,她另辟蹊径,勇于创新,填补了多项国内标准空白,提出并推动咸阳公司“标准化+”战略发展思路,先后组织并起草GB/T 20973-2020《膨润土》、GB/T 20671.5-2020《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 第5部分:垫片材料蠕变松弛率试验方法》、JC/T 2578-2020《蒙脱石》等二十余项非金属制品领域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研发出多项检测方法及检验装备,确保标准化工作“有效、科学、精准”的开展,完善了我国非金属矿标准化体系,推动了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先后获得国检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创新贡献奖”“非金属矿科学技术奖”“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行业标准奖”等多项奖励。





相关链接:

图视国检

国检微信群

扫码关注二维码

科技创新系列报道之五 全国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
发布日期:2022-12-31 22: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国检集团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发挥科技型人才引领支撑作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糅合一体,国检集团一直坚持走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用滴水穿石的决心和毅力,换来聚沙成塔的创新突破。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建筑材料行业标准质量创新大会上,国检集团总部、西安公司、陕西公司、北玻检测、淄博公司、咸阳公司的10名科技人员获得了2021年度全国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总部-万德田

万德田长期从事陶瓷和玻璃材料力学性能评价一线的科研、技术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制订国际标准2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0余项,并积极将制订的标准进行培训和宣贯,勇担技术成果转化的排头兵。与此同时,他还参与培训了几百名国内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检测人员,实现了科技成果在全世界的推广应用。

作为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秘书长,ISO/TC 206国际精细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注册专家,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幕墙风险检测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分析测试技术协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万德田为我国陶瓷力学性能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推广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先后发表文章11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等,授权美国专利1项,授权国家专利40余项。

万德田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科技新星,获得茅以升北京市青年科技奖,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吴中伟青年科技奖等。他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将更多的科技成果专利化、标准化、设备化、市场化,真正实现“让生活更美好”。

总部-郭中宝

郭中宝一直从事建材产品化学分析和环境安全评价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团体标准50余项,推动了建材领域化学分析水平的进步,促进了建材产品环保水平的提高。

针对室内异味污染问题,郭中宝首次建立了建材产品气味评价方法体系,解决了气味评价实验室的规范性建设问题、气味评价人员的标准化筛查及训练问题以及气味评价方法的精细化和各种建材产品的气味分级问题。

针对室外运动场地环保问题突出,但相关控制标准缺失、有害物质测试方法不健全等问题,他开发了系列有害物质测试方法、并初步建立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运动地坪标准体系,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针对部分建材产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落后,检测效率低、灵敏度差等问题,他建立了系列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推动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离子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先进分析技术在建材领域的应用。

针对部分建材有害物质控制指标不健全、检测方法不科学、限量指标不合理等问题,他建立了多种建材产品的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并在多项标准中引入了科学的环境舱法,同时首次建立了建材产品挥发物检测用环境测试舱校准规范,保障了环境舱法的准确应用。

总部-王黎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黎一直从事玻璃深加工技术研发、玻璃相关的标准检测认证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际、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促进了玻璃相关领域新型产品标准的建立及标准体系的完善。

王黎主持制订的两项光伏玻璃国际标准IEC 62805-1:2017 《光伏玻璃测试方法 第1部分:总雾度和雾度光谱分布测试》、IEC 62805-2:2017 《光伏玻璃测试方法 第2部分:透射比和反射比测试》已正式发布实施,是我国主导制订并首次发布的光伏玻璃国际标准。两项标准首次采用了适应于光伏领域应用的最新光子辐照度光谱参数以及特定的光谱响应区间,通过对试验仪器、试验步骤、计算方法、数据处理等技术细节的规范,提供了全面而准确的光伏玻璃光学性能测试方法,在测试技术上实现了国际统一。

由王黎主持制订的GB/T 37830-2019抗污易洁涂膜玻璃、QC/T 1171-2021汽车漆面保护膜、GB/T 30984.3-2016 太阳能用玻璃 第3部分:玻璃反射镜、GB/T 33234-2016 光热发电玻璃反射镜反射比测试方法等国标和行标,经专家审议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外,她还主持和参与了三项光伏玻璃国标外文版,首次将中国标准引入马来西亚等国家标准体系中,对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落地和实施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部-庞世红

庞世红主要从事飞机、轨道车辆材料高速冲击分析测试及玻璃相关标准制定。他先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出版专著2部,主持完成建材行业标准1项,国家标准13项(其中动车组玻璃标准8项,航空玻璃标准2项,纳米材料标准2项,光伏玻璃标准1项)。

由他负责制定的动车组玻璃相关标准,很好的弥补了我国动车组玻璃发展的短板,对提升我国动车组玻璃行业的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航空玻璃相关标准的制定,有力地助推了我国航空玻璃产业的发展,使得航空玻璃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有了相关标准支撑;而纳米材料标准的制定,解决了玻璃纳米材料产品性能缺乏检测依据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传统玻璃行业的转型升级。

西安公司-李贵强

李贵强现任西安公司总经理,西北运营中心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国家绿色墙体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担任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墙板分会秘书长、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5)委员、建材工业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2011年进入国检集团后,李贵强先后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降低轻型墙体材料氡析出率的方法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先进建筑结构材料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其中EI 期刊论文5 篇;获得5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作为主要起草人负责《绿色产品评价 墙体材料》(GB/T 35605-2017)、《墙体材料中可浸出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GB/T 39804-2021)、《砖瓦工业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GB/T 39776-2021)、《砖和砌块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JC/T 2739-2022)、《墙体板材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JC/T 2740-2022)等8项国家、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为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公司-林玲

林玲现任西安公司副总经理、国家绿色墙体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5)秘书长、CSTM墙材委员会副秘书长/陶瓷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无机非金属材料标委会副秘书长、西安市墙体材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全国墙材科技信息网专家、《砖瓦世界》编委,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评审员。

参加工作以来,林玲一直从事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原材料性能研究、试验方法研究、检测与质量管理、标准研究与制修订、标准化管理、项目研发等工作。2009年至今,她主持、参与完成15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主持完成4项国家标准和1项建材行业标准外文版翻译,是《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应用专集》《节能砖产品标准及生产技术培训教材》等的主编。自TC285成立起(2005年),一直负责标委会秘书处的各项工作,组织完成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十二五、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编制,构建十四五标准体系。

日常工作中,林玲将标准化工作融入检测、质量体系管理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构建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宣讲推广绿色墙材评价认证标准,带领团队完成60余家企业4大类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参与完成UNIDO在我国砖瓦行业开展的节能保温砖的推广和应用及节能砖标准体系建设等共计12个项目,将标准化工作与企业技术改造相融合,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其中3个项目获得奖项。

陕西公司-张帆

张帆现任西北运营中心副总裁、党委委员,陕西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帆一直投身于建筑卫生陶瓷领域的标准化以及技术研究,累计主持并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4项;授权专利成果16项,其中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9项;主导并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近30项,其中第一起草人9项,制定ISO标准1项、国家标准7项,美国/加拿大标准6项;发表各类著作及论文近20篇,其中SCI论文4篇(3篇为通讯作者),EI论文5篇(3篇通讯作者,1篇第一作者),著作3部(其中主编70万字科技工具书《智能坐便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地市级和社会科技奖励19项,其中作为第一位完成人获得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建材流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卫生洁具绿色化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及应用》标准项目荣获202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淄博公司-吴萍

吴萍自2007年从事标准化工作以来,在工业陶瓷领域标准体系、标准化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搭建起了由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主导,以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标准化工作组为新标准培育载体的,结构层次分明,相互融合、支撑的标准化工作平台。

在组织行业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标准项目科研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为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国际精细陶瓷标委会(ISO/TC206)国内联系人,组织制定国际标准17项,其中12项已经发布实施,5项正在制定中,在国内标委会中位居前列。通过项目的实施,逐步建立起了工业陶瓷领域国际标准化专家团队。分别于2012年和2019年组织承办了ISO/TC206年度工作会议,为我国专家提供了实质性参与标准化工作的机会,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了解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窗口。

围绕工业陶瓷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开展了多项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建立了与国际一致的、结构合理的工业陶瓷标准体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工业陶瓷标委会归口标准数量5年内翻了一番,达到137项,为行业的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促进了工业陶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北玻检测-张海雁

作为TC39标委会副秘书长,参加了2018年~2020年的ISO/TC61/SC13第67届~69届国际标准年会;全程参与了我国复合材料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纤维增强塑料—FRP拉挤型材全截面压缩试验》的立项、提案答辩以及审查工作,填补了我国复合材料在国际标准的空白,使我国复合材料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化迈进一大步。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研专项“复合材料和高性能纤维军民融合标准体系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研专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领域国际先进标准对标达标研究”;对国家标准与ISO标准、美国ASTM标准、欧盟EN标准和日本JIS标准进行了深入地比对、分析,提出了未来军民融合的标准项目。

2019年~2021年,作为标准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家标准GB/T13095《整体浴室》、GB/T2567—2021《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GB/T 39484-2020《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 用校准端载荷分裂试验(C-ELS)和有效裂纹长度法测定单向增强材料的Ⅱ型断裂韧性》以及T/CBMF《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并参加完成了多项其他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

咸阳公司-段亚萍

段亚萍一直从事摩擦材料、非金属密封材料、非金属矿领域检测技术和标准化工作。作为新一代非金属矿行业的青年标准化工作者,段亚萍秉承不忘初心、服务社会的态度,让高标准成为高质量的“硬支撑”。

在标准修制定工作中,她另辟蹊径,勇于创新,填补了多项国内标准空白,提出并推动咸阳公司“标准化+”战略发展思路,先后组织并起草GB/T 20973-2020《膨润土》、GB/T 20671.5-2020《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 第5部分:垫片材料蠕变松弛率试验方法》、JC/T 2578-2020《蒙脱石》等二十余项非金属制品领域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研发出多项检测方法及检验装备,确保标准化工作“有效、科学、精准”的开展,完善了我国非金属矿标准化体系,推动了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先后获得国检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创新贡献奖”“非金属矿科学技术奖”“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行业标准奖”等多项奖励。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